第541章 如鱼得水(1 / 2)

升维人生 崇山小农 2736 字 17小时前

襄临高中的大门,是一道厚重的、镌刻着复杂能量回路的金属拱门,当张亮手持那份特殊的录取文件踏入时,能清晰地感受到一股微不可察的能量波动扫过全身,仿佛是一种无声的检阅与登记。门内门外,确是两重天地。

与磐石初中的质朴、宁静截然不同,襄临高中校园开阔,建筑线条冷峻而富有未来感,高耸的能量塔在阳光下闪烁着幽蓝的光芒,不时有微型的教学用浮空艇悄无声息地滑过天际。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特殊的“氛围”,那是高浓度能量粒子活跃,以及无数精英思维波频交织所形成的独特场域,让初来乍到的张亮感到一丝压迫,但更多的,是难以言喻的兴奋。

正如墨渊老师所料,这里的资源远超磐石初中。图书馆不再是几间安静的阅览室,而是一座巍峨的、拥有自主智能管理系统的知识殿堂。海量的藏书并非仅仅以纸张形式存在,更多的是以能量晶体、思维流的形式储存,只需佩戴专用的感应头盔,意识便能徜徉在信息的海洋。实验室内,那些在磐石初中只在图片上见过的精密仪器,如多维空间场发生器、粒子对撞模拟舱、高维几何构型观测仪,在这里竟是基础配置,对于科生也有限度地开放。

然而,最让张亮感到震撼的,还是这里的学生。他们步履匆匆,眼神中闪烁着自信与对知识的渴求,交谈间不时蹦出艰深的术语和前沿的理论猜想。他们确实如同古代的进士,是来自各地千挑万选的精英,不仅天赋异禀,更自带一种即将肩负重任的使命感。与他们相比,张亮这个从偏远初中破格录取的“初一跳级生”,显得格外突兀和稚嫩。

预科班的课程,更是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门。

《弦律几何进阶》不再满足于平面和三维空间的线条与图形,而是引入了复杂的拓扑结构和非欧几何概念。张亮第一次在四维模拟空间中,“看”到一条基本弦的振动如何通过高维卷曲,投影到三维世界呈现出不同的粒子特性时,那种规则线条在超越常识的维度中交织、舞动所呈现出的复杂而和谐的美感,让他几乎窒息。他想起了在磐石初中图书馆,墨渊老师曾用粗糙的沙盘和光线,为他模糊地勾勒过这种可能性,如今,抽象的猜想变成了可观测、可计算的模型,那种豁然开朗的喜悦难以言表。

《能量场干涉与共振》则从现象深入本质。讲师不再是简单地讲述波的叠加,而是引入了场论和群论的工具,精确描述两股乃至多股不同性质、不同来源的能量场,如何在时空中相互渗透、干涉,产生出或协同放大、或剧烈抵消、或衍生出全新模式的精妙平衡。张亮在实验中,亲手调整两个微型引力场的发生参数,观测它们交汇处那细微的空间曲率变化,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守门人老者那操控时空壁垒的莫测手段,似乎捕捉到了一丝遥远的影子。

《微观粒子操控基础》更是直接将他带入了构成物质世界最基本单元的领域。虽然课程声明只是“皮毛”,但已经涉及了量子态的基本原理和初步操控技术。在高度防护的实验室里,他通过量子纠缠感应器,第一次“触摸”到了孤立电子的“概率云”,那种仿佛触及世界底层代码的感觉,让他心神摇曳,久久不能平静。这让他对墨渊老师曾提及的“时空脉动本质是微观粒子在宏观尺度的集体效应”这一猜想,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而所有课程中,最让张亮心潮澎湃的,无疑是《引力常数局部微调原理》。这门课,直接触碰到了守门人老者提到的“时空编织者”能力的门槛!讲师是一位表情严肃、眼神仿佛能洞穿虚空的中年教授。他开宗明义:“引力,并非一成不变的背景板,在极微观尺度、极高能量条件下,或者在某种我们尚未完全理解的技术干预下,它是可以被极其微小幅度地影响的。”

课程阐述了如何通过复杂的能量阵列和精密的时空坐标锁定,去感知一个特定局部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