肄业后可以当官。没办法,国朝还没有后世某朝那种可以直接捐官的便利。
所以举监贡监可以笑他,一般的生员还真没资格笑他……
钱怀仁直觉这里头应该是有问题,但他以混衙门的经验寻思片刻,还是若无其事公布了那道题目。
“这种题也让我们做?”众学子瞠目结舌。
“谦虚!谦虚!”钱怀仁拍了下桌子,呵斥道:“卢县尊就是要考察你们治学的态度,难道县试时遇到简单的题目也可以不做吗?!”
“是,弟子受教。”学子们只好乖乖认错,低头答题。
与此同时,下斋中也是一片哗然。
“这种题也让我们做?”众学子同样瞠目结舌。
但他们的感叹与学长们完全相反,因为给到他们的是一道截搭题——
‘其为人之本与,子曰:巧言令色。’
截搭题就是截取经书中不相连的语句拼接成题,考查考生对经义的融会贯通能力与义理阐释功底。
比方这道题,前半句源自《论语学而》,‘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是有子论述‘孝悌乃仁之根本’的核心观点。
后半句出自另外一段‘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乍一看风马牛不相及,需要考生凭借自身功底,将上下两截贯穿融合。中间又有许多规则,与完整的题目很不相同。
而且正如本朝名臣丘濬《大学衍义补》所言:‘近年初出题,往往强截句读,破碎经义,于所不当连而连,不当断而断。’所以书院前两年打基础阶段是不会教学生截搭题的。
但因为大宗师院试时,为了避免考生剿袭程文,频频以截搭题试之,所以书院又不得不在最后一年,为学生讲解截搭题。
所以这题应该是给上斋出的,而不是他们这些下斋的菜鸟。
祝先生也察觉到不妥,对众弟子道:“尔等稍候。”
说完他便拿着题目赶到上斋,一看钱怀仁写在白纸板上的题目,就知道怎么回事儿了。
忙将手中题目给钱山长。
钱怀仁一看也明白了,这肯定是县太爷稀里糊涂,把上斋和下斋的题目搞混了。
祝先生小声道:“赶紧换过来吧。”
“……”钱山长略一寻思,却摇摇头道:“换不得。”
“为什么?”祝先生不解。
“这道题错了么?”钱怀仁指着白纸板上的题目,轻声问道。
“太简单了。”祝先生道。
“太简单是错吗?”钱怀仁又问。
“不算。”祝先生摇摇头道:“但是下斋的题太难了,弟子们还不会做呀?”
“那就教教他们。”钱怀仁低声道:“说不定县太爷跟山长不谋而合,也故意加大难度,以便优中选优呢。”
“有必要这样硬拗吗?”祝先生无语道:“实事求是不好吗?”
班固赞扬河间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时,发明了这个词……
“不是,老祝。”钱怀仁更无语道:“我们请他来,是考教弟子的吗?”
“还用得着他考教?”祝先生说完有些明白了。
“对吧?咱们的目的是把他哄高兴了,让他对我们书院高看一眼,好放更多的弟子通过县试!”钱怀仁道:“这题明明我们能让弟子做,还要再去给他添不痛快,落他的面子,你说他对我们还有什么好印象?”
“所以咱们得帮他圆回来?”祝先生道。
“没错。”钱山长点头道:“圆回来不难,卢县尊也会领情的。”
“明白了。”祝先生被说服了。钱山长虽然学问不咋样,但这些弯弯绕儿清。
~~
祝先生便又拿着题目,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