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李祺在浙东初成圣,其后又有黄淮入心学一党,这个当初理学最顽固的大本营,就渐渐向心学敞开了怀抱,其后李显穆坐断江南,虽然重点打击了南直隶,但浙江也被清理了一遍。
而后王艮入浙江,在浙江地面上,他自然权势不如三巨头,可谁都知道他背景深厚。
理学虽然强,可却分成各个支脉,而心学是拧成一团的。
作为心学领袖之一,他官职较低,却不意味着地位低,是以浙东三巨头也对王艮不敢呼来喝去。
这诸般缘由之下,心学早就在浙江遍地开花,隐隐有盖过理学之势,王艮当初和李显穆所说的——“于理学核心的江南之地破开桎梏”算是初步达成。
这也是如今李显穆选择在浙江搞事的缘由,这里已经不仅仅是理学的大本营,同时也是心学最强的一个省。
正如户部尚书夏原吉所猜测的那样,即便有礼部衙门派人强压,可依旧有超过半数的省,那些省学道选择不屈从礼部。
但那些本就是烟雾弹,李显穆真正的目光只放在浙江省,在京城中等待着派往各省的干吏送回消息。
距离京城比较近的北方诸省已经开始,而南方诸省则落后一步,京中关注此事的虽然极多,可大明朝事务繁杂,却不可能因这一件事停下。
临近年关,内阁极其繁忙。
因为又到了各个衙门汇总一年支出的时候,再加上要提前申报一些明年需要用到的大型支出。
于是各衙门不得不和李显穆接触,可京中以及天下诸省的风波愈演愈烈,几乎每一日都会有许多失真的消息通过各个渠道传到京城。
从这些消息中看来,各个省的士林已经乱成一锅粥了,各种攻讦的乱象层出不穷。
即便没有李显穆故意让事情扩大化,没有故意去点火,也已经渐渐有些失控的迹象。
东厂方面已经向皇帝汇报过各地的乱象,朱棣笑的很开心,认为完全达到了他要的效果,狠狠地杀了杀士绅锐气,并且一切都还在掌控之中。
于是没有太过于在乎地方上的各种乱象。
朝廷中有些大臣看不过去,希望能早日停止这种相争斗之事,也都被忽视。
形势到了这种地步,不加速到极点,怎么能停下?
永乐十年的大明财政会议就在这种诡异的氛围中召开了。
依照惯例第一个汇报的依旧是户部,而后是海道漕运衙门。
户部尚书夏原吉从一开始脸上的笑容就没停下,颇为轻松的说道:“今年是个丰收年啊,从去年开始江南的粮食走海运以来,运到京城的粮草便多了两百万石,永乐七年和八年欠的京官俸禄,今年初算是全部补上了,同僚们都感激着圣上的恩德,今年能过个好年。”
现在已经没人再敢多说一句海运不好的事了,朱棣也颇为高兴,“当初是显穆力主推行海运,让京城再不缺粮。
还举一反三,在交趾设置了港口,用海运来为大军运输粮草,这次张辅征讨安南,省却了三分之一的粮草。
朕就需要这样的臣子,不仅能看出来问题,还能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为国家分忧,你们都要学习一番。”
“微臣不敢当陛下盛赞。”
“自永乐八年开始,除了征讨安南外,朝廷没什么对外的战争,只有前几个月往日本派兵,支取了两百万石粮食。
因粮食走河运较少,去年工部修缮运河的费用也少了很大一笔,今年颇有些盈余。”
夏原吉心中满是感慨之意,真是不容易啊。
从永乐元年开始他就担任户部尚书,到现在整整十年,终于有了盈余,他都不知道过去那些年过的都是什么苦日子。
封建王朝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