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显然是克罗琦反复翻阅的结果。这简单的几个字,却藏着多少没说出口的盼头与渴望。 桌角压着一张旧纸片,是克罗琦上次捎零件时随手夹进来的。纸片上印着火神重工车间的标语。 “讲客观就是对抗命令,找理由就是逃避责任,讲条件就是缺乏能力。”纸片的边缘卷得像深秋的枯叶,油墨褪成了灰黄色,但那些字却依然扎眼,仿佛在无声地嘲笑着每一个试图质疑或反抗的人。 伊芙琳盯着那张纸片,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她这辈子没搞过技术,可每次瞅见这标语,嗓子眼儿都发紧,仿佛那些字眼儿化作了一根根无形的刺,扎进了她的心里。 这张纸片,不仅仅是火神重工车间文化的缩影,更是整个企业氛围的象征。 它揭示了一种自上而下的高压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下属的独立思考与自主行动被视为对权威的挑战,而任何试图解释或争取的行为,都被贴上逃避责任或缺乏能力的标签。这种文化,不仅扼杀了员工的创造力与积极性,更使得团队内部的信任感荡然无存。 伊芙琳不禁想到,如果陈树生的那些低标准,能够被火神重工的领导者们采纳,或许克罗琦这样的人,就不会被埋没在车间的角落里,终日与油污和机械为伴。 或许,他能够在一个真正重视责任与协作的团队中,发挥出自己的全部潜力,甚至成为团队的核心力量。 然而,现实却是,克罗琦的笔记本上那行“想把活儿干明白”的字,始终只能停留在纸面上,成为他无法实现的梦想。
第1307章 打工人的怨气(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