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场:宇文化及与隋炀帝杨广
在这风云变幻的时代背景下,两个关键人物——宇文化及与隋炀帝杨广,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他们的命运在此交织,共同演绎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历史大剧。
宇文化及出身于隋朝的贵族家庭,为隋朝大将宇文述之子,本姓破野头。早年,他担任杨广属下千牛备身,负责保卫杨广的安全。然而,他为人轻薄、贪婪成性,经常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受贿,将国家的财产据为己有。他多次因贪污行为被免职,但由于他善于讨好杨广,凭借花言巧语和阿谀奉承,深受杨广宠爱,每次都能官复原职。杨广即位后,宇文化及被授予太仆少卿职务,负责管理宫廷的车马事务。在此期间,他依然不改贪婪的本性,甚至为了谋取私利,向突厥走私违禁物品。事情败露后,他被罚为奴隶。直到宇文述去世后,杨广念及旧情,才又任命他为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不仅贪婪,而且凶残阴险,言语刻薄。在朝中,他经常仗着自己的权势欺凌大臣,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然而,由于他深得杨广的信任,众人敢怒而不敢言。
继续阅读
隋炀帝杨广,出生于北周天和四年(569 年),为隋文帝杨坚和文献皇后独孤伽罗嫡次子。开皇元年(581 年),他受封晋王。开皇八年(589 年),年仅20 岁的杨广以兵马都讨大元帅身份,率领51万大军南下平陈。在这次战役中,杨广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他指挥若定,迅速平定了陈朝,实现了中国的再次统一。开皇二十年(600 年),杨广被册封为皇太子。仁寿四年(604 年),杨坚去世,杨广即位。
杨广即位初期,展现出了非凡的政治抱负。他平定皇室内乱,加强了中央集权,稳固了隋朝的统治根基;营建东都洛阳,进一步巩固了隋朝的统治,使其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修建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开创科举制度,为寒门子弟提供了晋升的机会,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治的垄断。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统治逐渐变得残暴起来。他滥用民力、频繁征战,导致天下大乱,百姓们对他的统治怨声载道。
三、血腥政变:江都宫变的台前幕后
大业末年,农民起义的烽火已燃遍大江南北,隋炀帝杨广因李密占据洛口,不敢返回京城,长期停留在江都。跟随他的士兵大多是关中人,见隋炀帝没有返回京城的打算,思乡之情愈发浓烈,逐渐产生了反叛的想法。这种情绪如同病毒一般,在军队中迅速蔓延。
武贲郎将司马德戡、校尉元武达、内史舍人元敏等人敏锐地察觉到了士兵们的情绪,他们相互勾连,开始商议谋反之事。赵行枢、杨士览因与宇文智及有旧交,将谋反之事告知了宇文智及。宇文智及听闻后,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心中的野心瞬间被点燃,提出趁机建立帝王之业。众人商议后,决定将宇文化及拉入谋反集团。起初,宇文化及得知此事后,吓得脸色苍白,浑身发抖,他深知这是诛九族的大罪。但在众人的劝说下,他最终还是被权力和欲望冲昏了头脑,答应了参与谋反。
义宁二年(618 年)三月初一,司马德戡开始实施谋反计划。他派人煽动士兵,称隋炀帝得知士兵们想返乡,准备用毒酒将他们全部毒死。士兵们听闻后,群情激愤,纷纷表示愿意跟随司马德戡谋反。当晚,司马德戡便率领士兵控制住了隋炀帝。
早晨,宇文化及在众人的簇拥下,来到了江都宫。当他见到司马德戡派来迎接他的将领时,战战兢兢,连话都说不出来,双腿也不停地颤抖。到达城门后,司马德戡率众迎接,将他引入朝堂,称其为丞相。随后,宇文化及派人将隋炀帝在江都门外示众。隋炀帝面对叛乱,质问宇文化及等人为何要谋反。宇文化及无言以对,眼神闪躲,最终派遣令狐兴达在宫中杀死了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