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孟子(2 / 3)

亚历山大四世 季敏杰 3103 字 2个月前

他在家乡与万章等人整理《诗经》、《书经》,阐发孔子的思想学说,最终写成了两千多年一直被儒家奉为圭臬的四书之一的《孟子》一书。

这天,孟轲的茅舍外来了一大群人,几个学生上前问道:“不知诸位所为何来?”

“我等前来只为见一下孟夫子,几位可是孟夫子的学生?还望告知孟夫子,若能相见将不甚荣幸。”亚历山大恭敬地说道。

见眼前人如此姿态,几个学生便进去禀报了孟轲,孟轲平易近人,自然不会避而不见。于是便让人把他们请了进去。

“末学后进赵明,见过夫子。”亚历山大向孟子一躬到底问候道。

“我等见过夫子。”众人跟着一同招呼道。

“不可如此见礼,快快入座!”

虽然茅舍不大,但孟子经常讲学,房舍中有很多的蒲团。众人坐下后,亚历山大率先开口道:“吾对夫子的大部分思想都非常认同,人虽有善恶,但主流永远是向善,百姓只为一口食,其实要求的不多,很容易就满足,但想必夫子周游列国,对实际情况非常了解,大部分百姓过着水生火热的日子。各国王侯或行王道,或霸道,何人实施仁政?何也?”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见来人上来就说道了自己的核心思想,顿时来了兴趣:“不知足下对此有何见解?”

“周天子行分封制以致几百年来各国相互兼并,大战小战不断。当此大争之世,各国无不想着开疆拓土,因此行霸道或王道,仁政之策,只能等到天下一统才有实施的可能。我非常赞同夫子‘民国贵,君为轻,社稷次之’的说法,王侯只是广大民众的领袖,每一位王侯都应时刻为百姓着想,而不是只顾自己享乐,或是只代表贵族的利益,长此以往,将得不到百姓的支持,王位就会不稳。正所谓‘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商纣、幽王昏庸,皆死无葬生之地。”

“不想足下如此年轻却有如此真知灼见,孟轲受教了。”

“不敢当夫子如此说辞,不过吾亦有一些不同看法,譬如说这性善论,吾认为幼儿出生之时如一张白纸,无法知晓善恶之事,父母如何教育,孩子将变成何样。若父母为贼,日复一日的引导下,必然使其承继其恶;若父母为儒家子弟,常年熏陶之下,必知礼懂礼。故善恶之由,全赖后天教养。”

孟子皱着眉头,良久又点了点头,“足下想法新颖却句句在理,善恶之论或可再做深入探究,今日足下前来,不知还有何见教?”

“呵呵,我带来了一样宝物,相信夫子一定喜欢。”亚历山大喊道:“来人!将那一车纸推进来。”

很快一车纸就被推了进来,孟子疑惑道:“这是何物?”

“这是我国新发明的白纸,其薄如蝉翼,成本极低,只要保持环境干燥,可以很好地保存下去,完全可以代替做工繁杂沉重的竹简,对夫子着书立传想必大有裨益吧!”

孟轲大惊,上前拿起纸张,兴奋地说道:“这可是堪比燧人取火一样伟大的发明啊!贵国居然有此佳品,真真是了不得呐!”

孟子感慨了会,有些局促地问道:“不知这车白纸作价几何啊?”

“夫子乃当代儒学圣人,一车白纸算什么,就当是我的见面礼,望夫子务必收下。”

“这——如此之多,不收一钱?!”

“不收,能为传播学问和文化做贡献,我哪能收钱呢,那岂不玷污了纯洁之物!”

“足下大胸怀,请受孟轲一礼。”说完孟子长鞠一躬。

亚历山大赶紧扶起孟子,急道:“夫子这是折煞晚辈了,晚辈可当不起夫子如此大礼啊!若夫子不弃,不知可否收晚辈作一名记名弟子?”

“哈哈哈,你这后生对我胃口,也罢,那就按你说的。”

“来人,看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