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这是万万不可能的。
怎奈软禁深宫的岁月,早就抹平了永宁帝的傲气。
现在人还活着,但那个满腔热血的皇帝,却早就死在了深宫中。
“休想!”
永宁帝果断拒绝道。
尽管在他眼中,南方各省那帮官员,也不是什么好货。
可对比眼前这乱臣贼子,还是能够算得上忠义之臣。
“陛下,三思啊!”
“如果拿不到手书,微臣就只能派人把皇后、贵妃们都请过来,当着您的面聊聊。”
施靖风一脸淡定的威胁道。
虱子多了不痒。
外界都说他夜宿龙床、淫乱宫廷,他不介意变为现实。
没有付诸行动,主要是怕刺激的太狠,永宁帝想不开自己抹了脖子。
皇帝的政治价值再低,那也比没有的好。
真要是弄死了永宁帝,天下各方势力的勤王积极性,最少能增加十倍。
“尔敢!”
嘴上叫嚣的厉害,心里却虚的不行。
局势发展到现在这一步,永宁帝只剩下最后的尊严。
倘若再次被践踏,他真不知道靠什么活下去。
没有找机会自杀,一方面是怕死,另一方面则是对勤王大军抱有期望。
倘若勤王大军平定了叛乱,他依旧是大虞朝的皇帝。
大不了让勋贵和外戚组阁,自己让出主导权当一个闲散皇帝,江山终归是他姬家的。
反正他还年轻,未来能有新的儿子,可以继承他的大统。
经历了一系列的打击,他的期待值已经大幅度降低,只要江山社稷能够延续下去,其他问题一切好商量。
如果不是辽东镇搞的太不像话,他都准备和施家合作的。
不过这些都是过去的想法,从今天开始,双方再无妥协的可能。
现在他能够做的,就是想办法麻痹叛军,等待勤王大军杀过来。
“陛下,大哥南征北战这么多年,为朝廷立下了赫赫战功。
仅仅只是一提督,怕是会令功臣寒心。
以微臣之见,非公侯不足以酬其功。
当今天下叛军四起,国事衰落,内阁制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我看不如恢复丞相制度,让大哥替陛下总揽朝政,以便尽快结束乱世!”
见永宁帝有认怂的迹象,一旁的施靖林顺势开口道。
既然是学习曹操,自然要跟着学全套。
丞相的标配,肯定少不了。
国人自古讲究名正言顺,没有一个合适的身份,执掌朝政也存在障碍。
每次发布政令的时候,都只能用皇帝的旗号,这相当于在无形的加强皇权。
使用的次数多了,下面的人会习惯性听皇帝的命令,这显然不是施家能够接受的。
内阁制度下,掌权者数量又太多,不适合加强集权。
“丞相”,这一古老职位,无疑是最好的最好的选择。
本来这种事情,应该在朝会上提出来。
怎奈有前面的经验教训,施家也有些怕了。
万一朝堂上还有忠臣,看不惯他们的做法,在关键时刻跳出来砸场子,那又是一场闹剧。
频繁发生变故,相当于告诉外界,他们对朝堂缺乏掌控力。
“你们都想好了,那就自己拟旨好了。
玉玺就在尔等手中,自己盖上大印即可,何必来问朕呢!
反正都要干,干脆一次到位,也别封什么公侯了。
直接封王加九锡,领太师、丞相、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剑履上朝,入朝不拜,出警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