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大家移民,官府也是大开方便之门。
沿途提供食宿,每隔十里地还设有郎中点,免费为移民提供医疗保障。
一场浩浩荡荡的人口大迁徙,在两广大地上演。
除了军户移民外,一起过来的还有被赦免的白莲教家属。
虽然他们获得的土地,远不及这些官兵,但一人五亩的口粮田,还是足以令他们背井离乡。
毕竟,朝廷只是赦免他们的罪责,可不负责他们的生计。
现在回到老家,想要生活也不容易。
光邻居异样的眼神,就能让他们在当地寸步难行。
不如直接报名移民,没有歧视不说,还能获得自己的土地。
安南地区土地肥沃,农业生产条件比两广强的多。
只要不是自己太懒,养家糊口完全不是问题。
……
“前面怎么回事?”
看着大量的民众聚集,巡视地方的李牧皱着眉头询问道。
“侯爷,那边是民族登记处。
现在是午休时间,还有半个时辰,才开始办公。
外面的那些百姓,都是安南本地人,赶来登记分地的。”
孔玉堂开口回答道。
“嗯!”
“注意加强秩序管理,往后登记一律排成队列,禁止任何人插队。
本侯希望利用分地的机会,把纪律意识灌输到所有百姓心中。”
李牧点了点头说道。
趋利避害是人之常情。
或许在一个月前,在安南百姓眼中,虞军还是侵略者。
可随着分地运动的展开,大家一夜之间都变成了大虞百姓。
原本受拥戴的安南王,一下子变成了人人唾弃的对象。
毕竟,他李大都护不光给大家分地,还不收大家的税。
少数怀念前朝的遗老遗少,在这波分地运动中,也无处遁形。
丧失了当地百姓的支持,他们就是黑夜里的明灯,走到哪里就被人举报到哪里。
现在举报一名反贼余孽,可是奖赏十亩地,这个价钱都足够买一条人命了。
为了分到土地,许多山贼都洗手不干下了山。
一时间安南地区的社会治安大幅度好转,民间经济开始蓬勃发展。
唯一遗憾的是当地人纪律意识不强,经常乱哄哄的一片。
“末将遵命!”
孔玉堂当即答应道。
尽管不知道李牧为何要单独强调纪律,他还是习惯性的选择执行命令。
新鲜出炉的安南都护府,本质上就是一个巨大的军营。
没有足够的文官可用,李牧全盘启用军中将领管理地方。
事实上,他一度还准备把安南变成放大版的卫所。
毕竟,大家的管理经验,都是管理卫所的。
直接全盘复制过来,一点儿隔阂都没有。
只是考虑到军功田的存在,按照这种管理模式,很容易出现问题。
估摸着要不了二十年,大虞卫所的弊端,都会在安南出现。
在利益的驱动下,军官们很容易变成趴在普通百姓身上吸血的吸血鬼。
一旦被将领利益污染,军队的战斗力,就会迅速衰落下去。
索性采取了折中方案,官兵和平民拥有自己的土地,无需官方插手他们的生产。
在这套体系之外,又延用了之前的管理模式,搞出了国有农场。
被朝廷流放的罪犯,以及在安南俘虏的战犯和家属,全部编入国有农场中劳动。
反正安南地区别的不多,就是待开垦的土地多。
开发完了安南,还可以开发三宣六慰,或者是继续向南扩张。
“安南都护府”安的是两广云贵以南地区,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