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意外重逢引转机,红娘子携手师兄解军粮之困(2 / 3)

肩上的担子又重了几分。然而,面对家族的期望、将士的信赖以及国家的危难,他别无选择,只能挺身而出,带领大同军民共赴这场未知的战役。

“二哥放心,我沈槯定不会让建奴的铁蹄践踏我们的家园。”他的话语坚定而有力,仿佛已经在心中勾勒出了抵御外侮的宏伟蓝图。

“得得得,你那点小心思,我还看不穿吗?”沈柇带着几分戏谑,几分宠溺地说道,“咱们兄弟俩,二十多年的情分,你沈槯一撅屁股,我就知道你要拉什么屎……哈哈,开个玩笑,言归正传。今儿个来,是带了正经消息的。陕西那边,公文刚到,说是有一股流寇又窜回了米脂,延安、庆阳、平凉三府相继沦陷,局势动荡不安。更糟糕的是,这股流贼似乎有意向东,直指山西,朝廷已急令各府州严阵以待。”

沈槯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喜色,却故作惊讶道:“二哥,陕西三府真的反了?这可是个大好机会啊!”

沈柇白了他一眼,没好气地说:“就知道你小子心里那点小九九。放心吧,陕西三边总督傅宗龙这回怕是凶多吉少,那些个平日里养尊处优的官员,哪是流贼的对手?洪承畴又在河南与李自成缠斗,朝中能用的将领屈指可数。依我看,万岁爷迟早还是得倚重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

甄士道在一旁附和道:“二爷所言极是,卑职也以为将军此番定能实授大同总兵之职,重振军威。”

沈槯微微一笑,显得胸有成竹:“实授总兵之职,不过是个名头罢了。重要的是,我们王家在大同的根基深厚,即便我不领这总兵之衔,这大同的兵马,也自然听我沈槯调遣。”

甄士道点头赞同:“将军所言极是,王家在大同的威望无人能及。”

沈柇却眉头微皱,提醒道:“老三,你虽有能力,但切记不可锋芒毕露。大同虽是我们王家的地盘,但代王在此,我们仍需谨慎行事。魏大本、汪乔年之流虽对我们恭敬,但背后势力亦不可小觑。保持谦逊,方能长久。”

沈槯点头应允:“二哥教诲的是,小弟自会把握分寸。”

沈柇满意地点了点头,正欲离去,忽又想起什么,回头笑道:“老三,你如今倒是越来越有咱们王家家主的风范了。大哥为了你的事,连生意都顾不上了,整日奔波于采买精铁、硫磺之间。我这做二哥的,也快成了你的情报网了。”

沈槯笑道:“二哥此言差矣,这叫能者多劳嘛。大哥擅长经商,二哥擅长为官,我嘛,就负责带兵打仗,咱们各司其职,方能兴旺家族。”

“算你小子会说话。”沈柇哼笑两声,终于转身离去。

待沈柇的身影消失在门外,沈槯立刻收敛了笑容,对吕六吩咐道:“六儿,速去栲栳山,传我令,让赵信、唐胜、和尚三人即刻赶来大同,有要事相商。”

“是,将军!”吕六应声而去,脚步匆匆,显然也感受到了即将到来的紧张气氛。

米脂县城,如今已摇身一变,成为了起义军的坚固堡垒与指挥中心。在这片古老而沧桑的土地上,起义的火焰熊熊燃烧,吸引着四面八方的贫苦百姓如潮水般汇聚而来。短短半月间,起义军的队伍以惊人的速度膨胀,马守应、贺一龙、贺锦、刘希尧、蔺养成等将领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然而,作为这场风暴核心的李岩,却难掩心中的忧虑。

他深知,这浩荡的人潮中,真正能够披甲执锐、冲锋陷阵的勇士寥寥无几,更多的是那些被生活所迫,拖家带口、寻求庇护的百姓。而更让他寝食难安的,是日益庞大的队伍背后,那如同黑洞般吞噬着资源的军粮问题。从延安府各县官仓掠夺而来的粮食,犹如杯水车薪,无法支撑太久。面对即将来临的饥荒威胁,李岩已连日来食不甘味,夜不能寐,苦苦思索着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