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过漫长的道路,最后在皇帝行营处聚集。
就像蚂蚁搬家一样,从数省之地,缓慢而持久地向前运输。
然而这些运输线路,几乎同时遭到了各种拦截。
这是以往战争中,中年皇帝从来没有遇到的事。
等到后方报上来,各省粮道遭到拦截之时,皇帝顿时愣住了。
他根本就不明白对方用的到底是什么战术。
在他传统的想法中,双方厮杀在一起。
两方作战,一方打另一方的必救之处。
一方在防守,一方进攻。
掐死对方粮道的事,当然很多。
但都是一方迂回过去,另外一方派兵拦截。
双方交战,都是在一个点一个线上的。
而现在,自己看似稳固的大后方,却是四面楚歌,到处都在被人袭击。
到处都是告警的文书。
“XX省的粮草,在半路被贼寇劫掠。”
“XX府的蔬菜,被贼寇抢走了。”
这样的消息,络绎不绝。
几乎占据了每天文书的一半以上。
“谁来告诉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一.夜之间,咱的盛世,就变成了一片硝烟?”
“这就是你们给咱天天上表的盛世?”
皇帝愤怒之下,又用麻袋摔死了几个经常写青词的年轻管员。
他自然不知道文生等四人,早已经将战争进展到“面”的程度。
也就是说,皇帝还是在点和线上交战。
然而四人,已经是在“面”上交战。
这就是无线电的作用。
通过无线电中,可以召集一个大面上的皲队,让他们四面出击,同一协调步伐。
这就相当于一盘棋局,皇帝受到通讯缓慢的制约,只能走一步,他们却能同时走三步,四步。
皇帝下一个命令,到京城进行应对,需要半个月。
而四人这里只需要短短几分钟。
而皇帝如果将兵力分散出去应对,就会产生一个大问题。
他分散出去容易,就必须高度信任手下的将领。
因为分散出去的将领,要十多天才能将消息传递到他这里。
他很容易就陷入信息迷雾。
而且分散出去容易,一旦想要收回来,就难了。
而他这里,兵力就少了,很容易成为致命弱点。
因此,他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如果他的皲队四处分散,光是通讯就要花费十几天时间,那样的话根本就没法协调作战。
所以说皇帝的士兵,只能集中在一个点上,沿着一条线进攻。
同时派兵维持住自己的补给线。
面对这种局面,皇帝只好下令在补给线上设立一个个粮台、堡垒,用来防御敌人的攻击。
同时派出皲队进行押运,尽量减少长途跋涉。
这样的话,就能大大减少对方攻击得手的成功率。
只是这一套实行下来,太慢了。
而文生四人,继续在一个面上,通过无线电,让各处青云会的人,骚扰对方的粮道。
中年皇帝看着越来越严重的补给线,他倒是没有犯傻。
直接派出了足足5000骑兵专门押运粮草。
然而这5000骑兵本身耗费就很大。
而且,他们很快就遇到真正的对手。
一部分精锐出现了。
他们开始在半夜里对这些骑兵进行骚扰攻击。
半夜之中,是不能随便跑马的。
因为半夜里,马是看不见地上是不是有坑。
而骚扰者靠着无线电,能够极大的扩大侦察圈。
他们派出少量的人隐藏在补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