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煌明无止境(全书完)(3 / 4)

光宗耀明 冬三十娘 4503 字 4天前

这一战之后,幕府的海上力量已经可以忽略。

尽管他们可能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又造出一些战船来,但熟练的水手、精于海战的将卒则没那么容易训练出来。

况且他们的对手是大明。

如此一来,幕府的陆上主力就算没有损失惨重,却已经不足为虑了。

大明大可稳据东瀛西半土地,而从海上不断袭扰关东甚至直捣江户湾。

换句话说,东征已经可以称得上大局已定。

这次他回来,一是因为时间充裕,让致远舰好好保养一下再赴东瀛决战。二是御前受赏,同时要皇帝和朝廷拿主意:是不是就此于动议先册立藩国,以正名分。

他从南面回到大明,因为东瀛僭皇要从福建开始被游街。

而此刻的大沽港,从东瀛所得的第一批物资也随着一艘艘货船抵达了大明。

呈报则更早。

万寿圣节已过,诸相并大明银号的王衡都在御前。

“不意这东瀛居然殷实至此。”叶向高的表情颇为兴奋,“陛下,如今倭国不缺金银铜,但缺粮食布帛……”

“有了这批金银铜,铸币厂就暂时不愁了。”朱常洛也很开心,“我说希智怎么一直没有把这些运来,原来是在融炼成锭。”

其实不仅仅是这个。

东征,是大明和藩王、勋戚们一同出的钱。前期的军资、粮饷,于对马岛等候东洋舰队建成的三年里着实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就算有拓海团练洋行提前以贸易方式提供了帮助,大明的负担一样很大。

去年秋拿下九州岛和石见银山之后,按理来讲东征大军应该有所反哺了。

但一方面战事进展顺利,另一方面可能田乐也需要用当地搜刮到的财货来先行就地犒赏一轮以安将士之心,所以直到一年之后的今天,从东瀛俘获的财货才运抵大明。

当然不可能全部运过来,所幸大明需要的也不是那边其他的东西,金银铜最好。

这回,田乐一口气运来了黄金四十三万余两、白银六百三十七万余两,铜料也极多。

大明当然不能仅仅是白拿这些,至少不是白拿全部。

朱常洛要长期经营东瀛,就得给足够物资帮助他那一个堂弟和两个亲弟弟在那边站稳脚跟。

“除了一些勋戚可以启程过去之外,潞王和朕两个弟弟所请,卿等怎么看?”

方从哲先问的是袁可立:“依枢密使来看,此后战局将如何走?就此颁旨允其立国予以册立,那幕府军负隅顽抗之下,要鼎定东瀛还要多久?”

袁可立说道:“其胆已丧。希智公年高,如今官兵士气正盛,只要粮饷军资不成问题,一两年里足可扫平。反倒是倭酋所盼王师后方不稳,允其立国予以册立,可安上下民心。”

方从哲点了点头,而后就说道:“陛下,如今却有一难题。此前所议本州岛设一国,那九州岛、四国诸岛另设两国,二位郡王却有些不甘。”

“潞王家出力确实更多一些。”朱常洛一边思索一边说,“不过他们那本州岛也确实远大于另外两岛。潞王怎么说?”

“潞王年幼,不过谢表中所言,但听圣裁。”

朱常洛点了点头:“幕府来了这么一招,既然如今本州岛西半来得容易,那就让潞王早些安心吧。允以他们旧习关东关西为界,西本州设方壶国,东本州设蓬壶国,九州四国就设瀛洲国吧。常瀛年幼,他可以再等一等。”

如此一来,这东瀛倒真以海上三神山来命名了。

“那方壶王……”方从哲犹豫了一下,“臣担心他虽领旨,毕竟与此前允诺不同,朝鲜徙民也心有不甘……”

“那就让他们整编方壶军队,随军作战。此后所得,不必再进献上国,让他们多分一些。”朱常洛不容置疑,“分设三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