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6 天命人为 (二合一)(2 / 3)

信当掌控到大权后,人还会权势诱惑下保持着初心。

毕竟景泰帝朱祁钰自己,就是一步步在皇权的诱惑下,做出来弑君、杀兄、囚母的举动,谁还能比他更清楚两字的威力?

朱祁钰终究还是当即给出回复,再次让沈忆宸退下后,就缓缓闭上了眼睛一副疲惫的模样。

见到这种情形,沈忆宸没有再继续催促,只得拱手应承道:

转身走出乾清宫,屋外站着司礼监掌印兴安及一众太监,见到沈忆宸出来就立马应了上去,用着试探性的语气询问道:

立储传位这种事情,沈忆宸自然是不可能向兴安诉说,只能随便找个借口敷衍过去。

兴安脸上露出玩味的神情,他很清楚沈忆宸是在岔开话题,不过到了这种级别得知进退,于是他转而笑道:

两人假意客套了两句,望着沈忆宸的背影逐渐远去后,兴安神情瞬间凝重了起来,立马召唤过来身边一名小太监,朝着他吩咐了几句话语。

另外一边的沈忆宸踱步走出承天门外,映入眼帘的是密密麻麻的各路兵马,石亨、仪铭、吴瑾等人并没有离去,隐约从站位上处于一种对峙的状态,唯独内阁首辅陈循没有看到身影。

不过这种情况也正常,虽然论官衔地位来说陈循是众人中仅次于勋戚最高的,但是他毕竟没有加兵部尚书衔,无法名正言顺的文官掌武事。

承天门外兵马云集的场景,不适合他一个纯粹的文官出面,容易引发非议。

沈忆宸首先拱手号召了一句,十几万兵马几乎快要把整个紫禁城给围住了,现在已经是上午时分人来人往的场景,不知道的还以为宫中出现了什么兵乱。

石亨开口询问了一句,他此刻内心隐约带着一种惶恐。毕竟之前在乾清宫的对话着实有些大逆不道,要是皇帝听清楚了追究重则能到革爵论斩的地步。

只能说这几年在京师猖狂惯了,石亨潜意识中已经没有了对皇帝的敬畏,到了关键时刻得意忘形留下了隐患,让他不敢轻易的撤兵。

反正话都已经说出口了,只要兵马还掌控在自己手中,这种状态下的皇帝想要惩处,恐怕都得三思而后行。

沈忆宸知道石亨心中惊慌什么,不过从后续朱祁钰的对话中推测,他大概率在昏迷状态中没有具体听清楚对话内容,只知道朝中重臣讨论着新君事宜。

否则身为帝王再如何隐忍,都不可能纵容石亨这种狂妄言行。

沈忆宸面若寒霜,石亨的举动某种意义上触及到他的底线,自己绝不允许在京师出现同室操戈的场景!

可能感受到沈忆宸不是开

玩笑,再加之石亨不敢确定景泰帝朱祁钰到底留了什么后手,只见他讪笑退让道:

说罢,石亨就朝着身旁的侄子石彪吩咐道:

石彪抱拳领命,不过神情却是一脸的张扬,如果不是皇帝陡然间苏醒过来,恐怕昨夜已经商议好储君之位了!

{();} (ex){}  压制着石亨退兵,沈忆宸自然也得以身作则,当即朝着李达等人吩咐了一句。

李达很明显有些担忧,下意识想要询问沈忆宸宫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不过当看到对方微微摇头的举动,就瞬间反应了过来拱手领命道:

兵部尚书仪铭明白局势已经得到缓解,于是乎朝着恭顺侯吴瑾两兄弟拱手嘱咐了一句。

恭顺侯吴瑾抱拳回应了一声后,同样率领着部分三千营以及神机营的兵马退去,刹那间承天门外密密麻麻的士兵们就纷纷散去,之前那股剑拔弩张的气氛消散无迹。

兵马退去,沈忆宸此刻也有着一种心力交瘁的疲惫感,不想再多说些什么。

拱了拱手之后,就转身朝着成国公府马车的方向走去,不过就在这个时候石亨却喊道:

相比较兴安的委婉试探,忠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