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6.我能四处看看么(3 / 4)

最终诊断 号西风 4527 字 2021-12-13

phe近期则公布信息称在英国一养老院发生聚集性感染,15名已经完成疫苗免疫的老年人确认感染b.1.617.2,值得庆幸的是感染者都在逐渐康复,未出现死亡人员。

另外,值得留意的是,近期召开的七国集团外长会议中,印度代表团两人新冠检测呈阳性。虽然没有详细公布此二人的病情和感染病毒毒株,但是其中状况也相当令人深思,毕竟,这样级别的印度官员应该是完成了疫苗免疫的,而他们出国前难道不进行核酸检测吗……

疫苗跑得过变异吗,只看人类会不会互拖后腿?

虽说目前全球几大变异株不断轮流霸占疫情新闻版块,但疫苗要对抗的并不仅仅是它们,而是新冠病毒本身不断变异的趋势。

去年,还有研究者信心满满地发出预印本,认为康复患者拥有中和抗体,不会再感染。今年初,巴西玛瑙斯暴发的第二波疫情狂潮彻底否定了这种可能性,使得这些预印本永远只能是预印本。

当地多角度统计数据显示,玛瑙斯在去年第一波疫情中,集体感染率超过70,针对当地献血者的研究显示76携带中和抗体。thencet发布的关于玛瑙斯的疫情论文中分析指出,即便考虑到康复患者抗体下降消退等因素,在第二波疫情暴发时,也应有52.5的当地人携带自然感染后产生的中和抗体,如果这些抗体发挥作用,不可能发生第二波感染狂潮,这意味着很有可能一些携带中和抗体的人发生了再次感染……

thencet刊出的巴西玛瑙斯感染数据,可以看到今年年初暴发了比去年5月更剧烈的疫情,入院人数增长和死亡增长都远超去年峰值

由于p.1在玛瑙斯被发现的时间略早于第二波疫情起爆点,部分分析认为,玛瑙斯的情况意味着,过去感染病毒形成的中和抗体,可能无法对抗新型变异。

这也是疫苗不得不考虑的问题——能对抗变异株吗?不能的话,研发和免疫速度追得上变异速度吗?

science期刊于4月中旬发布一篇关于新冠变异情况的研究,这篇文章带来了一些好消息和一些坏消息。

坏消息:研究发现,即便没有治疗和疫苗的选择压力,新冠病毒在宿主体内也能进行频率充足的适应性变异。

好消息:大多数变异并没有得到传播机会,许多变异株在得到大规模扩散机会之前已经默默消失了。

好消息x2:在感染早期,病毒载量较高的时候,比较难出现增加传播力或者出现免疫逃逸能力的变异。

坏消息x2:虽然拥有增强传播力或免疫逃逸能力的变异株的出现是不规律的,但是一旦获得了传播机会,会快速大规模传播。

简而言之,这篇论文的意思是,新冠病毒变异极快,在宿主体内会进行高频适应性变异,但许多变异株并没有获得传播机会,那些狠辣的有免疫逃逸能力的变异株一旦获得机会传播,很快会“占领市场”。研究者还在结论中呼吁,世界各地应尽可能地分享病毒数据和传播数据,才能更快更好地通过研究来追踪对抗病毒变异。

然而,这也是个问题。且不说现在一些显眼的,疫情明明很焦灼但几乎是数据黑洞的地区,nature近期甚至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来强调并分析许多地区研究者主动拒绝共享病毒数据的问题,是的,不是没有,也不是没条件分享,而是“有,但拒绝分享”……

这样讽刺的情况实在让人叹息,单是对抗病毒已经这么难了,人类还要在互害中互相拖后腿……

目前,疫苗与病毒变异你追我赶的局势存在于两个方面:第一是看谁覆盖人群速度快。感染者越多,病毒越能变异,因此在病毒流行地区,疫苗覆盖速度是关键——逆水行舟——疫苗覆盖得慢了,病毒覆盖更快变异更快;第二是开发新疫苗、开发补充剂的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