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子倒是花了不少,连孙思渺那傻小子都投了五万两。”
这天已经没办法聊了,赵玦求救的看着赵琮,赵琮憋笑,右相的古板真的是他们的克星。
“右相,八皇弟平时也没做过什么正经事,剿了青山的匪,还给国库添了一大笔钱财,也算是大功一件,这青山不管用来做什么,本王和父皇都很期待的。”
赵琮不温不火的说,将赵玦的功劳摆在了右相面前。
右相尴尬的咳嗽了两声,他现在才想起青山剿匪是赵玦的功劳,他直接算到了朱世庭身上了,完全忽略了朱世庭是赵玦的人。
“两位王爷和陛下都离京了,这京都何人坐镇?”右相又抛出了一个问题。
赵琮赵玦和皇帝一齐看向叶汲,叶汲头疼的揉了揉额头。
“启禀陛下,叶汇和大内统领这几日会一步不离皇宫,这几日家父也会一直值守,叶冲会一直守在城外军营,陛下和两位王爷看有问题吗?”叶汲很想甩手不干了。
皇帝满意的点了点头,“很好,只是这几日朝务何人掌控?”
叶汲摇了摇头,本来他想让右相掌控的,但是赵玦将右相也拉去欣赏他的成果了。
赵琮眼睛一亮。
“父皇,这左相位置一直多日空着,这段时间,儿臣看叶大公子处理政事干练果断,不曾有一处出错,这参知政事委屈他了。”赵琮遗憾的说。
右相脸抽抽,二十多岁就任参知政事已经是史无前例了,现在还要提拔?他以后岂不是会气死?
“陛下,叶汲太年轻,不适合任左相这位。”右相坚定的说。
赵琮看了一眼右相,人家都是提携女婿,右相这是专业拖后腿的。
“右相,本王一向知人善任,孙思渺在南方办案,案子办得好,本王提他做参知政事。”赵琮也态度坚决的说。
右相一口气堵在嗓子里,孙思渺比叶汲还要和他不对付,如果让孙思渺任参知政事,他折寿至少二十年。
“多谢七王爷,孙思渺太年轻,还需要历练,参知政事不适合他,等下次八王爷再打下南国的一个城,他很适合去任知府。”右相一脸嫌弃的说。
远在南方的孙思渺被如此嫌弃,赵琮心里替孙思渺默哀,皇帝知道右相和孙思渺不对付的事情,心里在想肯定是右相将孙家的子侄都被打发走了,右相日子过得太舒服了,不想添堵。
“历练一次两次就够了,朝廷继续培养新的中流砥柱,孙思渺早点回来的好。”皇帝满满诚意的说,实际上他就是不想让右相的日子好过。
……皇帝如此说,右相不能反驳了,“是,多谢陛下,多谢七王爷。”右相违心的说。
“袁英,即刻让人拟旨,封叶汲为左相,即日上任。”皇帝对袁英说。
右相还没来得及反驳,袁英已经走了,右相无奈的看了一眼叶汲,女婿和岳丈同是丞相,女婿太优秀了,右相觉得很没面子。
“叶汲,这几日京都的大小事务就交给你了。”皇帝略带歉意的说。
“好……吧。”
……叶汲还能说什么,这京都,都是叶家一家在看家了。
“琮儿,安排两名身手好的御医一起跟着。都散了吧,吃过午饭启程。”皇帝说。
赵琮点头答应,随即皇帝就离开了,其余人也都先后散了。
墨玉灼华